轉職然後呢?成為工程師後,如何持續學習&開創職涯

YuCheng
7 min readDec 13, 2020
source: https://static.accupass.com/eventbanner/2011050545591971886609.jpg

時隔三個月,再次參與了AC(AlphaCamp)所舉辦的實體活動,每次的充電站都是收穫滿滿,頭腦獲得滿滿的電量;也趁著A+計畫告一個段落,和學習夥伴來個相見歡,看著台上的AC前輩和校友的經驗分享,自己也有一些感觸,如標題所示,想要分享自身關於轉職以及持續學習的一點小小心得。

首先,我對於跨領域的人,不論是轉職或是學習者,心中都是充滿著敬佩,尤其是那些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並且獲得不亞於本身就在該領域的成果。例如分享的三位講者:PJ前輩,從心理學系到成為一位前端工程師再到網站全端工程師,持續不斷自我精進學習,從替自己寫學習筆記到撰寫部落格再到出技術書,可見背後需要花費多少的時間和努力,以及本身投入心力的熱誠;Jack前輩,企管系背景,從前端工程師到產品經理再到公司的營運長,不斷的自我嘗試不同的職涯角色及自我挑戰,直到達成自身的志向;Liyi前輩,經濟系的背景,從資淺工程師到資深工程師一路到技術主管,把握工作中所有的學習機會,懂得換位思考並持續成長,替自己在未來創造更多發展的可能性。而三位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願意將自身的經驗分享,不論是訓練公司的新進成員、抑或是回饋給社群,像是擔任AC的講師和助教,影響和激勵更多的學弟妹。也期許自己能保有這樣的精神,不斷自我進步,並且以各種形式來回饋廣大的社群,形成正向的循環。

轉職成為工程師的這件事情,對於資工/資管系所謂本科生來說,雖然並非絕對,但是也算是合情合理,對於我來說,或許是因為該領域需要持續不斷學習新事物和自身不謀而合,也有熱情一直接受挑戰,於是乎就一直做到了現在,直到我加入AC這個大家庭和社群,看到了許多勵志的轉職故事,身旁強者夥伴的一路成長過程:

會更加鞭策自己,時時檢視自身還有哪些能力缺乏,透過各種方式或管道進修,像是參與A+計畫,短時間的密集訓練,接觸自己不熟悉的技術、練習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等自我挑戰;抑或是各類線上學習平台,都是很好的方式能夠持續學習。

經驗分享及目標設定

身處在這個大CS時代,各行各業對於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可說是與日俱增,供不應求,再加上各大媒體網路等等對於寫程式這份職業的美好願景形容,造成全世界不論是本科/非本科紛紛投入這塊市場,也才會有該時代的形容詞出現。身處在該洪流中並且已經是工程師的我來說,能夠充分體會到機會無處不在,但是挑戰也一樣不會少,並且會越來越競爭,如何讓自身保有競爭力呢?持續學習進步自然也就成為每位工程師必備課題。我想好的環境是求之不得的,就像學習一項外語,與其背誦單字、文法書,倒不如將自己置身於充滿外語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之下,語言能力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得到提升;軟體工程師也是相同的道理,現今市場上那些夢幻公司為何會成為個個工程師的心之所向,除了優渥的福利待遇之外,更重要的是工作環境,身邊環繞著各個領域的高手、大神們,處理的問題和面對的挑戰足以影響成千上萬的使用者,能夠擁有這樣的經驗或是成就感,我想也是身為工程師這份職業所追求的目標之一。

問問自己是喊喊口號還是真的要開打

問自己那是夢想還是目標?因為夢想只是自己在那邊做夢,可能永遠不會成真,目標則是要設定計畫,努力邁進,最終實踐。

當自己遲遲不敢踏出去的時候

矽谷知名天使投資人,同時也是PayPal和Palantir的共同創辦人Peter Thiel曾說過:『若我能告訴20年的自己一句話,我會告訴他:等待毫無必要
如果你有一個十年計畫,那你應該自問,為什麼不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做呢?』

目標設定之後,再來就是要實際採取行動,不斷的嘗試,失敗了再進行調整,例如:嘗試投遞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公司,發現面試中出現了白板題資料結構及演算法,第一次被洗臉後,回去進行刷題修煉,依照每個人的學習方式,可以選擇自行找書籍閱讀練習或是購買線上課程上,抑或是自行組讀書會,也可以參與像是A+計畫,有專業的助教導師群幫忙解惑,和學習夥伴一起奮鬥。過程中,若是發現目標訂得太遠大的時候,也別忘了提醒自己隨時修正,有時候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就像今年2020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工作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目標跟計畫也有可能隨時會被打亂,這時可以將過程進行微調,但是還是要告訴自己,當你決定上戰場的時候:我不是來競爭的,我是來贏的 — 這是前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在上台比賽前告訴自己的話。

『如果你把目標訂得可笑的高,即使失敗了,也敗得比別人的成功還高』- 史上票房收入最高電影《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麥隆

感想

自己很喜歡美國詩人Robert Frost(羅勃.佛洛斯特)的一首詩

The Road Not Taken

未走之路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遺憾的是,身為一位旅人,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無法分身同時踏上兩條路。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佇足,久久望穿其中一條路,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它的盡頭彎入了樹林深處;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而後,我踏上另一條一樣好的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也許它能給我更好的選擇理由,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因為那兒野草繁茂,邀人踏覆;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但就這點來說,事實上兩條路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被踩踏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這兩條路於那日清晨同樣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躺臥於無人踐踏的落葉裡。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啊,另一條路留著改天再走吧!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明白,路是無止盡的接續下去,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我並不認為自己會重返此地。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我會在某處,許久許久之後,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嘆口氣,這麼說: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黃樹林裡有兩條岔路,而我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我選了一條較少人走過的路,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而這讓一切變得如此不同。

職涯的路上有時就像錯綜複雜的迷宮,密布著叉路,未知並且需要一一去探索,也許我們會引頸企盼長輩或是前輩們的指導,我們才能一一向前進,或是在深山中循著前人的足跡一一追尋,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徬徨在等待決定,決定想走什麼樣平順或挑戰的路,決定想朝什麼樣的目標山頭邁進,決定過什麼樣平凡或精采的人生。有時候,堅持的路是孤獨的,有時候,後悔的路是難以回頭的,但不管是堅持了下來還是選擇放棄,不論對錯,最終都會因為人生,我們初初那個不經意的閃念或慎重的選擇,一切從此都不一樣!就像TD前輩說的:人生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感謝成長之路所碰到的人事物,所有的陪伴支持與鼓勵都將化作持續前進的動力!

--

--